Skip to content

Anything is better than nothing

Published: at 03:18 AM

It’s better to do something than nothing.

聊胜于无,从小就被教育,考试的时候,就算不会做,也不要留空。

懒很久了,光知(道)不练假把式。症状表现为拖延症,看了一些书才知道,拖延症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没有清晰、明确、具体的目标。之前以为的那些(所谓目标)要么太大、要么模糊,又或者没有边界,为之付出的可谓假努力,看上去很努力,却是自欺欺人。

所以就从博客开始,就当是以build in public的方式写日记。

Table of contents

Open Table of contents

Blog

通过博客练习写作,锻炼文字表达能力,也就是锻炼系统思维能力。

在这个资讯爆炸,信息过载的时代,看书变成听书,变成三分钟短视频给你讲完四大名著,以这种方式接受信息,就像只吃软的、流质的食物,长此以往,会让人咀嚼能力下降。看似高效简练的吸收了一本书的(总结)笔记,实则丢失了上下文,历史背景。

输入尚且如此,何谈输出,没有系统的输入,很难有系统的输出。更别说现在也没什么写字的机会,微信都发语音,再说不清楚就直接语音通话。所以还是要有个地方写,博客就非常合适。

说起来,Blog是个古早词汇了,是Weblog的缩写,曾用名网(络)(日)志,可以理解为在线日记本(虽然不一定日更)。如今视频内容大行其道,Blog早已淹没在多媒体的洪流之中。但我觉得信息(非娱乐类)有其适合的展示和传播方式,本来用一篇短文就能让人不到5分钟读完并掌握的知识,非要真人出镜,慢条斯理拍成30分钟的视频,看这种视频的人是有多闲(无意冒犯)。如果是存在就是合理的我也能理解,视频平台(某音)占据了大量的信息通道,信息消费者本能的出于就近原则刷视频,文字内容或被搬运,或文字内容生产者(因心灰意冷)变少或被视频内容生产者替代,导致围绕视频内容的生态圈就形成了。

也许这是时代不可阻挡的趋势,但内容的生态依然是多样性的。作为读者,你任然可以搜索、阅读文字,给作者带来关注(流量);作为(文字)作者,你任然可以继续写作,为读者生产内容,你未必会以写作为职业,甚至无法获利,天空没有留下鸟的痕迹,但是(读者知道)你已飞过。

Astro

在哪写Blog完全根据自身情况和目的而定。

不会或者不想搞技术的就找托管型的博客平台,从老牌的WordPress.com到时髦的Medium和能帮你变现的Substack,随便哪个都不错,你就只管写作吧。

如果有动手能力,这些托管型的博客平台也有对应的开源博客系统,可以自己搭建,但是要部署在共享主机或是VPS,就得花钱了(也有很便宜的)。按页面生产方式来分,开源的博客系统分为动态和静态的。

动态型博客系统就是传统的Web系统,每一次来自浏览器访问页面的请求,由服务器端的脚本读取存放在数据库的(文字)内容,根据模板样式组装成HTML页面返回给浏览器,这个过程是动态的,即每一次请求都要经过这个处理过程;而静态型的博客是用SSG(Static Site Generator)做的,SSG读取本地或者CMS里的内容,根据模板样式一次性生成全部的HTML页面,这些HTML再放到一个类似网盘,不需要(也不能)执行脚本程序的网络空间就可共浏览器访问了。为什么不叫SBG(Static Blog Generator)?有SB不好听,因为SSG不止能做Blog,也能做各种内容型的网站,比如企业官网,营销站点,着陆页等。

得益于开源生态的繁荣,SSG也有很多,各种编程语言开发的都有。为了学习JavaScript和React,之前用过一段时间Gatsby,但后来Gatsby被Netlify收购了,总感觉有点怪怪的,继而物色别的SSG。不记得是看到别人推荐还是因为上了HN热榜,发现Astro,调研一番下来,看到不少评论和博客对其评价颇高,于是入坑。

首先怒赞Astro清晰、简洁的文档,甚至,作为一个SSG圈的新入局者,就有完善的中文版,也不知道是来自志愿者的贡献还是借助AI翻译,惊艳于其翻译质量有三、四层楼这么高。

通过Build a Blog Tutorial来认识、了解Astro真是一场畅快淋漓的体验,不到一两个小时就能学完的教程让人意犹未尽,更加深了对Astro的好感。

于是就用Astro吧。

AstroPaper

找一个喜欢的模板尽快上线,可以保护热情,避免拖延。

AstroPaper就是符合我需求的模板,功能完善又足够简洁,让人专注于内容创作的同时,还可以学习源码,深入掌握Astro框架。

除了用Astro构建,AstroPaper项目本身也是良好工程实践的范本。从代码格式化到代码检查,以及版本控制提交规范,甚至容器化,都做到了开箱即用。原本我是打算fork这个项目的,后来想想,我只是用这个项目来学习Astro和前端技术的,后续肯定按自己需求胡搞一番,也就背离了它minimal的初衷,只能把它当作引路人了。

瞄了一眼,AstroPaper目前有44位contributor,一点也不minimal,可见受欢迎程度。

除了技术层面的最佳实践,AstroPaper的UI品味也令人着迷,几乎可以说字体成就了这款模板的风格,查了才知道这是来自于大名鼎鼎的IBM设计的IBM Plex®字体。据说是支持中文的,但是我在Google Fonts上只看到IBM Plex Sans JP。

等有了中文的Plex字体,看看AstroPaper是否也能表达如同英文版一样的韵味。

Today’s Tips

一句话的事儿

Ref